OPINIONS
全部

by
THEO LEE

寒光閃閃的文明

在英國的鄉野間,一列載著 450 名乘客的火車以時速 24 公里的速度奔馳而過。 那年是 1825 年,火車運輸時代正式開啟。
1903年12月7號,萊特兄弟59秒260公尺的飛行是動力飛行史上最早的紀錄。許多年後,查理‧林白從紐約起飛,駕著「聖路易精神號」橫越大西洋抵達巴黎。終於,人類羽化成侯鳥。那是1927年5月20日。

1954年,「史雲生SWANSON」公司在美國推出「電視餐 T.V DINNER」。撕掉紙盒連著鋁箔盤扔進烤箱,25分鐘後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原本預估年銷量5,000盒的電視餐,在推出的一年內賣出超過一千萬盒。沒多久,1962年,速食罐頭─「康寶番茄湯」一躍而成普普藝術裡價值連城的最佳影像。

1968年,安迪‧沃荷 Andy Warhol說:「In the future, everybody will be world famous for 15 minutes.」(未來,每個人都將成名十五分鐘。)

38年後,預言成真。2006年「時代雜誌」年度風雲人物不是頒給一個人名,而是獻給了時代裡的所有人─「You.」

終於,我們都成名了。

這個新時代是我們每一個人共同創造的 ─ 這是「時代雜誌」選了「You.」作為2006年的年度風雲人物的原因。說的,其實是例如「維基百科」─ 一部新的人類文明,由你我共同詮釋、編寫;例如「facebook」─ 它不僅是一個速成的人際關係網路,彈指間你我都是好友,方寸裡知己滿天下;它更是一個一視同仁的舞台,在這個舞台上,你我都能盡情抒發己見,你我都能揭竿而起、發動一場革命;還有就是「Google」─當你鍵入「Web 2.0」一詞,不到0.24秒就有超過十五億六千萬個聲音爭相向你解釋它的意義。

我們一而再、再而三的以「速度」與「便利」作為衡量文明進步的指標性依據,我們也以「己見」能不能暢快的抒發、政府面對民意時「卑微」的程度作為一個社會民主或不民主的檢驗標準。但這一切的一切真有如此黑白分明嗎?這所有我們近乎沾沾自喜的價值觀是否有如我們深信的那樣正義與真善美呢?如果你覺得「是」,理由在哪裡?如果它其實是一把極善與極惡的兩面刀,你我有沒有能力、有沒有自信分辨出那細微鋒利卻致命的界線呢?

「速度」或許縮短了甲地到乙地的距離,但結果是以前坐公車時的那四十分鐘,現在被切割成了好幾個五分鐘與不同地鐵站裡的團團轉,於是我們靜不下來看幾頁書,於是我們變成了要不低頭打電玩,要不空洞的發著獃;「便利」或許讓我們表現得無所不知,但是記不記得那個知名的「維基百科」案例 ─ 某教授在「維基百科」寫下了對大氣的知識,然後有一個學生把它塗改了,因為他認為教授說得不對。然後教授又把它改回去,然後學生又把它改過來,就這樣來來回回了七次之後,最後教授放棄了,學生得逞了。然後那條有關大氣的解釋就永遠永遠、永遠的錯在那裡!舊時代裡每一條知識的搜尋、每一份觀點的參考,人們不是走入書店就是一頭鑽進圖書館,那裡或許也有錯,但至少不會錯誤百出。我知道去推崇知識分子、或說菁英,在目前的社會氛圍裡是多麼惹人厭的一件事,但真的嗎?我們真的要因此去吹捧平庸、甚至神格化自己嗎?
我們真的很重要嗎?有多重要 ─ 如果我們就是那一群在地鐵裡不停的刷手機然後藉由維基百科或Google撐腰的萬事通?

是的,「時代雜誌」說我們共同創造了一個新的時代,但「時代雜誌」沒說的是,我們到底創造了一個更好的時代,還是更壞的時代呢?

WE/我們
這個專欄的名稱叫「CARE」,編輯們與我的想法是每期透過介紹一個名人,來談一個主題。也好,既然我們都成名了,那我們這期也就不談任何一個名人。我們來談談我們自己,就你和我。
透過維基百科、透過facebook、透過Google、透過iPhone 3,4,5、透過iPad、透過SAMSUNG Galaxy…… 我們具備了改變這世界的能力,但隨之而來的是愈來愈難分辨的真相、愈來愈似是而非的正義、愈來愈精神錯亂的媒體。我們如何在這樣的時代底下確保我們的未來不會毀在我們自己的手裡?
其實沒有那麼難 ─ 如果我們願意去多讀幾本書,不論是紙版或電子版;如果我們的電腦書籤裡刪掉一些部落格,增加幾個國際新聞媒體中文版網址 ─ 例如紐約時報,例如華爾街日報,例如BBC新聞,例如德國之聲、路透社甚至聯合國網站;如果我們少看點仲丘案談話節目裡那些忙著示範人形跨海大橋的跳樑小丑,乾脆去睡覺好讓明早頭腦清醒點識破誰是真正的菁英、誰不過是低下的江湖郎中;如果我們面對「快速」與「便利」的未來時能懂得如履薄冰、慎思明辨。
我們的未來一定會是一個更好的時代。

希臘神話中,普羅米休斯偷了天火獻給人間,於是我們有了溫暖。「知識」亦如星火,是魯莽冒昧的人性裡唯一可以穿透無知的微光。
如果,如果我們真讓它覆滅了,留下的將只有寒光閃閃的文明。

一盆一文不值的灰燼。